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点击数:[315]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字体:【小 大】 | |||||||||||||||||||||||||||||||||||||||||||||||||||||||||||||||||||||||||||||||||||||||||||||||||||||||||||||||||||||||||||||||||||||||||||||||||||||||||||||||||||||||||||||||||||||||||||||||||||||||||||||||||||||||||||||||||||||||||||||||||||||||||||||||||||||||||||||||||||||||||||||||||||||||||||||||||||||||||||||||||||||||||||||||||||||||||||||||||||||||||||||||||||||||||||||||||||||||||||||||||||||||||||||||||||||||||||||||||||||||||||||||||||||||||||||||||||||||||||||||||||||||||||||||||||||||||||||||||||||||||||||||||||||||||||||||||||||||||||||||||||||||||||||||||||||||||||||||||||||||||||||||||||||||||||||||||||||||||||||||||||||||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会计电算化专业代码:12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会计专业职业面向表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必要科学文化知识和岗位技能,熟悉企业现金收付、纳税申报、会计核算等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面向智能财税共享中心、专业服务机构和中小微型企业能从事出纳、报税、会计等工作,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会计与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表2 专业培养规格详表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课程设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要求。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质量标准,按照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要求,将1+X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岗位对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同时,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出发点,构建专业技能平台,在平台中,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出纳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等7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就业、创业、自我提升为出发点,构建专业拓展平台。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技术课程模块适用于各专业、各职业、各岗位的不断变换,旨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包括执行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专业平台课程是本专业专门化方向核心岗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
实习与实践课程指能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的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还应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 图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图
(一)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表3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二)专业技术课程设置
表4 专业技术课程设置
(三)专业平台课程设置
表5 专业平台课程设置
(四)顶岗实习
表6 顶岗实习设计
(五)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生产或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规划,本专业三年计划课时3384课时,具体包括:公共基础课程1116学时,专业技术课程1404学时,选修及社会实践学时324学时,顶岗实习按30学时/每周计算,共计540学时。总学时中,理论课占1514学时,实践课1726学时。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表7。
表7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结构
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校生300-400人规模为基数,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课),本专业专任教师人数应为12-16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5—30%,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2.对专业带头人的要求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学高级以上职称和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有一定的企业会计工作经历,应掌握最新财经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发展动态。能带领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和教学科研项目实施;主持过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能指导骨干教师或青年教师开展教改工作;能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本专业岗位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制定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企业深度合作,成为学校和企业工学结合实践的引导者;在当地中职学校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3.对专任教师的要求
专业课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到企业实践或学习1年以上,熟悉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有较高的岗位技能水平,并能结合该职业岗位领域对应的核心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具有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会计技能大赛的能力。专任实训教师要具备会计专业初级以上的资格证书或助理会计师资格。专业课教师“双师”资格(具备相关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有企业经历或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比例要达到75%以上。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能力,具有会计手工操作或会计电算化操作力,能独立承担3-4门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企业实践或社会实践,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每年必须参加一次校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4.对兼职教师的要求
兼职教师应热心职业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其聘任条件是:企业的会计主管或业务骨干,从事会计专业工作两年以上;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通过专业教学能力测试。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室、校内教学场地、校外实训基地三个部分,配套与教学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
表7 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室及设施设备
表8 校内教学场地、设施配置及功能
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和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和完善“校企一体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的办学模式,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技能人才。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康汇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科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善晟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湖南德沃普电器有限公司、湖南金湘东软包装有限公司、湖南金鹰箱包皮具有限公司、湖南方佳服饰有限公司等。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1)教材选用要求
尽可能选用优质的国家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应充分体现任务项目引领、职业能力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结合会计专业各岗位职业需求,创新内容,科学设计,方便学生课后线上学习。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材分解
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任务项目,按完成任务项目的需要和任务项目要求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实务操作机制,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化基本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
2.图书文献配备
为了保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校图书馆大量购置了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税务师等考证教材,同时会计教研组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会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建设虚拟或仿真实训项目,设计或购置系列教学软件,加强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专业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在线学习与测试。
3.数字资源配备
会计教研组积极推荐教师选用教育部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该网站资源均为国家级课程资源库,如智慧职教MOOC课程资源、爱课程课程资源等,上面课程资源丰富、详实,教师利用该资源能够提供较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作为与经济生活联系紧密相关的专业,会计教研组提倡学生关注财税政策变化,建议关注相关专业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同时推荐学生在学习之余关注专业会计教学或答疑网站,获取丰富的资源,如东奥会计在线、中华会计网校、用友软件论坛、金蝶社区。
(四)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遵循“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重视在校学习与职场工作的一致性,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会计各岗位工作任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实践,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此本专业课程除采用基本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外,还应针对不同的主要内容及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策略,建议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等多法并用、灵活驾驭,坚持学中做、做中学,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
情境模拟教学法,指在仿真化的专业教室中,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企业的财务和业务部门的办公室。教学所用的各类账本、单证、印章等资料,全部按照企业会计岗位实际工作所配备。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会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如在“日常账务处理学习情境”中让学生扮演“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掌握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技能。
任务导向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也就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如通过自主学习开具发票,分小组完成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任务。
案例教学法,指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考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2.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指导方法
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实行实训单位和学校双导师指导制度,原则上一名校内指导教师指导20-30名学生。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指导方式可以根据基地实习或分散式实习两种不同的方式,采取“全程式指导”或“巡回式指导”方式进行实习指导。
3.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中,应充分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平台、1+X证书培训平台等工具,广泛应用微课视频、互动游戏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拆解知识点,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
1.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
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制;要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
对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等课程,应采取教考分离形式来客观地评价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质量;对出纳技能训练、会计技能训练、报税技能训练等课程,应采取“过程+结果”的方式进行专业基本技能的评价,重点考核对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的技术,注重会计档案资料填写与整理的规范性、正确性的评价。应按照本专业《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基本要求》,建立毕业生专业技能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并将过证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对口就业率、社会满意率、学生满意率等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在全校范围内公开。
2.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放在首要位置,同将专业教学、企业顶岗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要采取学生评教、教师互评、企业评价、学校和专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把教育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主体
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会计主管部门、社会、家长参与学生质量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
(2)评价方法
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通过能力递进的学科能力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进行评价。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课前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了解发现学生的认知困惑和学习障碍,对学生开展诊断性评价,课上课下利用平台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实施形成性评价。学生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课上回答问题表现、小组活动完成评价,以及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的数据都有完整的记录。课终数据汇总,教师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提供一份多元化终结性评价报告,包括课堂表现、小组配合、个人成长、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学习成绩等,为学生提出改进、提升的目标和行动指南。要不断改革评价方法,通过评价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①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则;依据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职业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②专业知识与技能
按照会计行业的规范化要求,对照会计职业标准,依据课程标准,针对专业教学特点,制定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日常评价采用能力递进的学科能力考核方式,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竞赛,积极参加 1+X 证书的培训及考证,从竞赛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及培训考证过程中接受行业与社会的评价。
③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省教育厅颁布的公共课教学指导纲要,制定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积极探索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等教研活动。
3.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社会、家长参与学生质量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关注课程学习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要求
1.学生通过3年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80学分。
2.毕业应达到的素质、知识、能力等要求见培养目标与规格。
3.通过信息化手段记录、分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
4.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
十、附录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职教成【2019】13号)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2019.10)
4.《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5.关于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湘教发[2018]37号)
6.《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教发(【2018】31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二)动态调整
本方案根据学校专业发展情况,结合本地域产业发展,考虑学生实习反馈,及时按规范程序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
|
|||||||||||||||||||||||||||||||||||||||||||||||||||||||||||||||||||||||||||||||||||||||||||||||||||||||||||||||||||||||||||||||||||||||||||||||||||||||||||||||||||||||||||||||||||||||||||||||||||||||||||||||||||||||||||||||||||||||||||||||||||||||||||||||||||||||||||||||||||||||||||||||||||||||||||||||||||||||||||||||||||||||||||||||||||||||||||||||||||||||||||||||||||||||||||||||||||||||||||||||||||||||||||||||||||||||||||||||||||||||||||||||||||||||||||||||||||||||||||||||||||||||||||||||||||||||||||||||||||||||||||||||||||||||||||||||||||||||||||||||||||||||||||||||||||||||||||||||||||||||||||||||||||||||||||||||||||||||||||||||||||||||